中国校车新标准"美国化"引争议 生产成本或增3成 |
发布时间:2012/7/1 2:57:02 查看次数:1716 |
在数起校车事故致人伤亡之后,国内汽车厂商现在分成两派,就内地是否应该采用美国的校车标准展开激烈辩论。 2011年11月中旬,甘肃省一辆超载校车与一辆货车正面相撞,造成19名幼儿园学童和两名成年人死亡。事故发生后,社会公众强烈要求提高校车的安全性。 中国工信部2011年12月底公布了校车安全技术标准草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该活动已于1月8日结束。据记者了解,新标准将在本月11日和12日接受审核。 标准草案规定,中国校车应当遵循美国模式,呈现“长鼻子”外形,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发动机长度应当位于前风窗玻璃最前点以前。此外,保险杠厚度必须至少达到5毫米。校车时速必须限定在60公里以下,还需要接受严格的测试,以检验其在侧翻情况下的安全性。 对此,绝大多数汽车厂商表示,采用新标准将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两到三成。有些厂家还声称自己根本无法生产出如此高标准的车辆。 这些人还抱怨说,新标准是中国头号客车厂商宇通集团拟定的,其长项就是生产大型客车。其他厂商指责宇通无视小企业的局限性。 据报道,一位交通运输部官员表示,新标准应当把校车的长度规定在5到10米之间,因为农村的校车需求量更大,而大型客车在乡间小路上无法行驶。 |
上一条信息:
康明斯与康达机电演绎产业价值链大挪移
下一条信息: 湖北程力专业生产1-150立方LNG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储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