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环卫车缘何屡遭弃用 |
发布时间:2013/10/11 23:59:54 查看次数:1685 |
市容整理、美化城市的守护者,环卫车在人们的生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相比燃油动力的传统环卫车,声称“更绿色更环保”的新能源环卫车随着国家“十城千辆”的推广而愈发风生水起,然而推广过后,面对诸多城市对其的“束之高阁”,我们不禁要问,新能源环卫车怎么了? 新能源环卫车使用清洁能源、无尾气排放污染,符合未来的节能环保发展趋势。2008年北京奥运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这一新科技被大力提倡,然而全国各地对新能源环卫车的埋怨声也越来越多。 技术尚未成熟,何谈减排 作为环卫装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卫车依据功能可分为路面保洁作业车、垃圾收集转运车及其他环卫车类,其中路面保洁作业车包括扫路车、清洗扫路车、清洗车和洒水车等。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一辆传统燃油环卫车如果装载汽油的话,只会增加十几公斤的重量,但如果装载电池动力的话则自身要加重280公斤左右,以一辆装载能力为2吨的环卫车来计算,一辆新能源纯电动环卫垃圾车的载重能力比传统燃油车下降25%。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衷是节能减排,但是由于电动汽车电池体积和质量庞大,造成车身重量增加,而环卫车的作用是载运城市垃圾和洒水等“特殊货物”,电动环卫车由于电池重量的增加,使其自身的能耗指标大大上升,不仅不利于节能减排,相反是对能源和环境进一步的消耗和污染。”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殷承良介绍道。 笔者在北京街头的环卫工人处得知“电动(环卫)车刚开始投运时热闹了一阵,之后由于用的时候问题不断,几乎成了摆设,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运用于城市清扫和洒水,其他的垃圾回收电动车几乎不再使用。” “电动环卫车由于多是在商用车基础上改装而成,其性能就是一个大问题。”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杨再舜说,“我曾经测试过这种车辆,它们的性能和制动系统存在很大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车辆底盘和制动系统并不是为电动汽车研发的,即使通过后期的改装,也无法达到正常的安全性能标准。” “改装电动环卫车的企业只会看中政府给予的补贴,对于企业和这一行业未来的发展,他们并不关心”杨再舜表示。 配套仍未健全,难于监管 无锡环卫吕师傅在驾驶装载垃圾的环卫车时撞倒了行人,几经争辩,最终经法院调解吕师傅全额赔偿了伤者的医疗费。法院表示“新能源(电瓶)车属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目前缺乏界定。因此,对新能源(电瓶)车辆行驶中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随意变道现象我们无从管理。”“而新能源车在路上撞伤人,到底是按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处理办法解决,则对被撞一方来说,在赔偿方面具有天壤之别。” “身份”的朦胧,让新能源环卫车的众多配套随之“无法可依”。在上海,被大力提倡的环保新能源就车遭遇了“户口”的尴尬。 由于国家尚未出台新能源车辆的界定与上牌标准,根据我国现有的《上牌目录》,上海机动车车管所和非机动车管理所都拒绝为新能源环卫车申报“户口”。车管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车管所开展机动车注册登记是依照《国家机动车产品公告》进行的,新能源环保电瓶车目前还没有进入该《公告》目录,且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电动汽车的管理政策,所以,电动汽车虽有科技成果鉴定及质检合格证,但从法律角度讲,它们还都是非法的“黑户口”。 而随意采访几位新能源环卫车的司机,他们也表示上岗前虽经过几次专门的培训,但自己并没有机动车驾驶执照,单位也没有对他们有如此要求。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新能源产品越发受到大家的青睐。企业不能光为迎合大众而拿出良莠不齐的产品应付了事,也不可只为赢取政策财政上的补贴就蒙混过关。产品能否最终赢得市场还是要看效果及应用,相应法律界限等的配套建设也应在新能源环卫车的发展上保驾护航,环卫车本身就对人们的生活有益,如若真可以用绿色能源去换取绿色,那么新能源环卫车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绿色守护者”。 |
上一条信息:
东莞:石碣新添新型智能消防车救援高度55米
下一条信息: 玉柴:锻造卓越品质 竭诚专业服务 |